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有许多房屋都被战争摧毁,导致社会上出现房屋短缺的问题。
日本国土、基础设施、交通和旅游部(MLIT)副部长Masamune Wada在近期与大马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Zuraida Kamaruddin会面时说,“我们当时需要为人民建造更多的房子,尤其是那些需要可负担房屋的阶层。”
据MLIT估计,日本在1945年时的房屋短缺数量达420万间。不过,通过政府推出的公共房屋措施,国内房屋供应逐步提高,使情况开始好转。
Wada与Zuraida的会面,是通过”2019年EdgeProp Malaysia卓越打造永续、管理及健康考察”(EdgeProp Malaysia Study Tour on Excellent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and Wellness 2019)所促成的。这个在10月3日至5日于日本展开的考察团,是由EdgeProp.my所举办,并获得Panasonic支持。
参与了此次行程的34名代表,包括来自大马顶尖房产开发企业的领袖,以及EdgeProp Malaysia最佳管理产业大奖的评委。
在两名部长的会面中,Zuraida和Wada针对各自国家的公共房屋系统与政府的可负担房屋计划,互相交流了意见与心得。
而在会面接下来的一项简报中,MLIT房屋局常务部底下的国际事务处副总监Takeru Kosaka向Zuraida解释道,日本政府在二战后提高房屋供应的措施之一,就是为低收入阶层建造只供出租的住宅。
“在1951年,各地的地方政府开始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租金低廉的公共房屋。其他的措施还包括提供低息长期房贷,以及在人口和房屋需求高企的大型城市兴建更多房屋。”
由此一来,日本的总房屋供应在1968年超越了国内总家庭数量。在1973年,每一个县的房屋供应数量都超过了各个县内的家庭数量,代表市场上已经拥有充足的房屋来迎合每一个县的需求。
截至2013年,日本国内房屋供应达到6063万个单位,高于5250万个家庭数量,显示出社会上已经拥有稳定充足的房屋供应。
值得借鉴的方面
在日本的公共出租房屋计划下,有关房屋的建筑成本是由联邦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而地方政府还会负责收购有关土地的费用,以确保这些房屋对低收入阶层来说是真正可负担的。
接着,这些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出租房屋会租给各个县内的B40阶层,并根据租户的收入来制定每月租金。
地方政府会追踪和记录这些租户的收入状况,一旦他们的收入超过了B40阶层水平,就必须把位置让给其他符合资格的人们。
让Zuraida倍感兴趣的是日本区分低收入阶层的方式。在该国,B40阶层被区分为两个组别,即B17至B40组别与收入最低的B17组别。
“这启发了我,可能我们可以把B40分拆成B20或B10组群,以确保我们能够更有效与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低收入阶层所面临的拥房问题。”
英文版原文已在2019年10月18日发布于EdgeProp.my网站,点此免费下载电子报。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编译:黄忠晖)
TOP PICKS BY EDGEPROP
Taman Sri Putra, Sungai Buloh
Sungai Buloh, Selangor
Medan Idaman Business Centre
Setapak, Kuala Lumpur
R&F Princess Cove Phase 2 - SEINE REGION
Johor Bahru, Johor
Taman Perindustrian Bukit Serdang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Avenham Garden @ Eco Grandeur
Bandar Puncak Alam, Selangor
Perdana Villa @ Taman Sentosa Perdana
Shah Alam, Selan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