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购物商场面对艰难的运营环境,但Savills(马)私人有限公司副执行主席Allan Soo认为,商场还是可在人口有显着增长的地方找到商机。

他向EdgeProp.my表示,人口增长是推动房地产开发的重要因素。在巴生谷人口密集和富裕的地区,一旦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成,并促使交通便利性提升,就会出现商业发展的机会。

有鉴于此,尽管新零售空间供应的成长放缓自2017年以来放缓,但新的商场仍不断冒起。

Soo表示:“未来三年,相信吉隆坡主要的购物中心会继续努力超越对手。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和享有更多优惠。”

在大吉隆坡地区(包括吉隆坡市中心和巴生谷郊区),因7座新商场落成,去年的零售空间供应按年增加了3.1%或200万平方尺,至6,430万平方尺。

Savills Research预测,大吉隆坡地区今年将新增480万平方英尺的可租赁零售空间,使零售空间供应增至6,910万平方尺。

到2020年,若全部18个在建项目都如期完成,零售空间将进一步增加至7,840万平方尺。

Soo认为,新的商场将改变整体零售商场市场的格局,它们包括Lendlease 的Tun Razak Exchange中的The Exchange,以及Eco World Development Group Bhd 的Bukit Bintang City Centre 中的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 KL Mall。

他称,“这两座商场会将新的租户和新的概念带到吉隆坡市中心。例如LaLaport将迎来一系列的日本品牌和概念。这将为吉隆坡购物者带来强大的集群拉动效应。”

另外,Lendlease的The Exchange也已确定将引进电影院、百货商店和超市,并预计在今年完工。

他透露:“市场消息也指,The Exchange相当受国际奢侈品牌的欢迎。”

Soo续称:“这两座商场拥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地下连接,可能导致零售的中心再次转移。”

此外,分别预计在2021年和2022年落成的Pavilion Bukit Jalil和Pavilion Damansara Heights也将使大型购物商场的竞争加剧。

有鉴于此,许多现有商场都抓紧机会进行整修和重新定位。“过去,商场拨出的资本支出都是用于翻新建筑本身,但现在翻新的用意变得更深了。新的翻新概念包括租户、后端连接,甚至大数据分析,以确保商场的体验能够吸引购物者再次到访。”

Soo表示,Savills Malaysia目前正在帮助六个商场和两个大型超市重新定位。“我们建议完全重建其中的四个。”

他称,重建商场能够提高容积率(plot ratios),而附近也有足够的人口和商业区来支撑人流量。

Savills Research零售空间出租率调查涵盖76间商场。数据显示,大吉隆坡地区的零售商场平均出租率在2018年按年微升0.2%,至87.8%。

今年,该地区将迎来更多的购物商场,而它们刚开放时的出租率一般较低,因此Soo预计整体零售空间的平均出租率将下降。

于此同时,大吉隆坡地区的顶级商场,如Suria KLCC和Pavilion KL继续享有超过90%的平均出租率。它们仍然是商家开设新店的首选地点。

“零售业不仅仅是商店和购物中心的数量或多少平方尺,而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补充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购物商场就算被许多其他商场包围,表现也会很好。

英文版原文已在2019年8月2日发布于EdgeProp.my网站,点此免费下载电子报。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编译:傅采杏)

SHARE
RELATED POSTS
  1. DONE DEAL: Residential land, Damansara Heights, Kuala Lumpur
  2. Malton seeks to raise up to RM19.5m via private placement to fund ongoing property projects
  3. Binastra wins RM328m building contract for Bukit Jalil serviced a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