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大数据、物联网(IoT),这些新颖词汇都成了我们的生活用语之一,因为相关科技早已融入我们的家居生活。
然而,物业管理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数位化时代的来临呢?
对此,大马建筑管理者协会(BMAM)成员Dr Suntoro Tjoe认为,在物业管理中与时并进地采用一些新科技,有助提升建筑管理的效益,并且加强社区保安、节约能源以及延长建筑物寿命。
他在接受EdgeProp.my访问时说道:“兴建高素质的建筑物很不容易,但要把建筑物管理好、使其可以长期都处在最佳状态,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这是因为物业管理的范围广泛,而且着重于不少细节,例如温度调节、闭路电视监督、防火配备立场检查以及外墙或玻璃清理等工作,因此过程难免沉闷繁复,甚至相当危险。
在市面上,已有不少科技公司为物业管理人提供各类提升管理效益的方案,例如建筑自动管理系统,以藉由电脑数据,来自行调控室内温度与照明系统,并检测火警。
此外,如果把人工智慧及机器学习运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可以帮助物业管理人分担繁复的工作。
虽然市面上已有不少科技方案可以协助物业管理,但Tjoe表示,作为未来趋势的数位化目前仍有不足,因此往往让本地的物业管理人对于程序数位化裹足不前。
举例来说,建筑管理系统(BMS)与建筑管控系统(BCS)虽然可以协助提升管理效益,但是所需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昂,让一般用户难以应付。
“大部分引进自外国的管理系统,通常只有一年的保固期。在保固期结束后,共管机构(JMB)或管理委员会(MC)必须与供应商另外签署系统维护合约,而且这个合约还不包括更换零件的昂贵费用。”
他透露,在吉隆坡市区部分采用管理系统的办公大楼,每年的系统维护费用动辄就高达RM200万,所以一般公寓住户很难负担这样的费用。
更换配备提升效率
尽管如此,Tjoe认为,数位化依然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即便无法在短时间内采纳最新管理系统,用户还是可以藉由更换简单的配备,来提升物业的能源效率以及保安。
例如,分阶段将日光灯更换成LED灯管、在共用空间的照明系统安装移动感应器,或是使用热泵型热水器。
他说,这些简单配备的运用可以作为一个人开端,在人们逐渐接受数位化为物业管理带来的好处后,自然会更愿意采纳新科技。
“不过,万事都得有个开端,管理委员会或共管机构不妨先在年度大会上,介绍相关应用程式,并且建议逐步提高管理费,借此筹集资金,而且也让公寓用户了解数位化的好处,从而提升接受度,为未来做好准备。”
原文已于2018年6月18日的EdgeProp.my周报刊登,更多图文与资讯请点阅全文,或点此下载免费电子报。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编译:陈旖凌)
TOP PICKS BY EDGEPROP
Kawasan Perindustrian Kelisa Mewah
Senawang, Negeri Sembilan
Kawasan Perindustrian Kelisa Mewah
Senawang, Negeri Sembilan
Kawasan Perindustrian Kelisa Mewah
Senawang, Negeri Sembilan
Kawasan Perindustrian Kelisa Mewah
Senawang, Negeri Sembilan
Teja Putrajaya @ Presint 16
Putrajaya, Putrajaya
Teja Putrajaya @ Presint 16
Putrajaya, Putrajaya
Teja Putrajaya @ Presint 16
Putrajaya, Putrajaya
The Stride Strata Office @ BBCC
Pudu, Kuala Lumpur
The Stride Strata Office @ BBCC
Pudu, Kuala Lum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