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发达,网上有大量资讯、指南、文章、工具和清单助您选购梦想家园。尽管如此,在做购买决定前,还是建议您亲身去了解想要购置目标产业的细节,例如,经常被忽略的邻居素质。

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购买新开发的项目,邻居是谁根本无从考察,唯有在新居入伙后才能揭晓住在你隔壁的到底是恶邻居还是好邻居。

一个恶邻居可能对你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平日的喧闹或凌晨聚会、不断吠叫的狗、来自隔壁猫咪的猫屎等琐碎但恼人的事情,都会打扰您和社区平静的日常生活。

目前法律框架无法对付恶邻居

依据目前的法律,邻居造成的麻烦可归为“滋扰”,属侵权行为。

在所有沟通手段和方式,如与他们和平谈判、向相关部门投诉和向警方申报等,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最后的办法就是进行法律诉讼。

不过,并非人人愿意为这些琐碎事情向法庭提告,因为律师费昂贵且诉讼过程耗时。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需要立法干预,解决恶邻居造成的社会问题。

我们需要一套能以快速、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解决社区纠纷的法令。这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新加坡《 2015年社区纠纷解决法》(简称新加坡CDRA)。

“邻居”的定义

若马来西亚要拟议相关新法令,应该参考新加坡CDRA,包含一些条例,例如,将该法令的适用范围局限在住宅产业上(新加坡CDRA适用于所有的“居住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CDRA中对“邻居”一词的诠释,是指与你居住在同一建筑物中,或者距离你的居住处100米内的住户,但不包括居住在同一单位内的人。

干扰(滋扰)

一般来说,定义滋扰侵权行为须先证明,是邻居的作为或不作为影响了邻居使用居住处的自由和乐趣。为了更好地说明,新加坡CDRA列出了10个邻居干扰(不详尽)的示例,即:

1. 引起过多的噪音、气味、烟雾、光线或振动

2. 在居住处或附近乱丢垃圾

3. 阻挡邻居的居住地

4. 干扰邻居的可移动资产

5. 在邻居住家附近,监视邻居和其住处

6. 硬闯邻居居住地

7. 允许动物侵入邻居居住地,并引起过多噪音或气味,或让小动物在邻居家周围排泄

8. 以粗俗、带有侮辱或恐吓性的言语辱骂邻居

9. 破坏公共设施和财产

10. 进行造成邻居困扰和烦恼的恶作剧

上述示例,可在准申诉人打算向法庭提告,并向造成滋扰的邻居索赔时,作为一定的指引。

无论如何,法庭将根据每个案件的事实和情况,来决定某个行为是否属于滋扰或不合理的干预。

仲裁庭——解决争端的机制

我们认为,拟议新法律的核心是成立仲裁庭,这是解决邻里之间争端的有效平台。

一个特别的仲裁庭可快速解决邻居的争端,因为与常规法院相比,其诉讼程序不那么正式,且较符合成本效益。与其他任何仲裁庭一样,除非仲裁庭有特别要求,否则无需聘请律师代表,诉讼方可自己提出辩论。

该仲裁庭也应被赋予权力下达常规法院的命令,例如损害赔偿、强制履行和禁制令等。另外,也许在正式开庭审理之前,先强制双方尝试调解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往往类似的争议调解成功的几率是很高的。

此外,可以预料的是,这类仲裁庭可宣判的金额赔偿有一定的限制。在新加坡CDRA中,仲裁庭可宣判的最高金额为S$ 20,000(约RM 6.10万)。因此,在设立类似仲裁庭的宣判金额范围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此外,仲裁庭网页上也应提供所需文件清单、官方表格和文件,以及明确的指南、流程、注册费以及常见问题,以让人更容易明白如何上诉,以及让公众更容易理解仲裁庭的目的。

是时候立法了

就像拟议《住宅租赁法》一样,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的立法者认真思考我们的提议,以解决恶邻居带来的社会问题。

也许,对付恶邻居的法令可以和《住宅租赁法》合并,让其更加完善。但是,与任何法律制定过程一样,我们不应盲目采用其他国家的法律,忽略本地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等的因素。

在将其编纂为法前,需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从而将我们的社区变成更好。

本文由大马购屋者协会(HBA)法律顾问之一Pang Saw Pin和名誉秘书长拿督 Chang Kim Loong共同撰写。

HBA的联络方式:
电邮:[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hba.org.my
电话:+6012 334 5676

 

英文版原文已刊登于2020年11月27的EdgeProp.my电子报。按此免费下载过去所有电子报

Click here to read this story in English! 

(编译:周颖珊)

SHARE
RELATED POSTS
  1. Urban Redevelopment Act not just usurping rights of legitimate owners but selling public land
  2. Free legal fees – fact or myth?
  3. Bumiputera lots: Why should innocent house buyers pay for state agencies’ negligence?